主办方:教育部高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,教育部高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,教育部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《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(电子版)》杂志社
校管理部门:教务处
校承办单位: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
举办年份:每年一次
赛事等级:A4
大赛网站:http://www.culsc.cn/#/
【竞赛简介】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、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,拓宽科学视野,增强社会责任感,促进生命科学学科教学改革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、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、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、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、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和《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(电子版)》杂志共同倡议下,由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设立了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,每年举办一届。
【参赛项目】竞赛分为科学探究类和创新创业类两个赛道。
(1) 科学探究类
围绕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科学问题,鼓励跨学科领域,开展自主性设计实验或野外调查工作,寻找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的有效方法。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、 创新意识、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,掌握与生命科学领域有 关的调查、监测、检验、检疫、诊断、分析、预防和控制的基本实验技术与方法。各参赛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设计,开展实验研究或野外调查,记录实验或调查过程,获得实验或调查结果,进行分析,形成作品,撰写论文。
(2) 创新创业类
竞赛分创新组和创业组。1、创新组:生物、食品、医学、药学、农学、环境等相关专业在校本、专科生参加创新实验取得的成果,成果形式包括学术论文(应为已发表或已录用学术论文,如为综述类论文或会议论文摘要不可以申报大赛)、发明专利(已 受理申请、公开、授权)、软件著作权等。参赛选手之一须为成果的前三贡献者 (共同作者按自然排序的前三位)。创新类作品重点关注其科学性与创新性、规范性、申请学生的贡献度。 2、创业组:参赛团队需完成一份具有市场前景的生命科学相关技术、产品或服务的创业计划书;创业组分为实践类和创意类,实践类项目成员之一须为公司股东(若仅有指导教师为股东,不能作为实践类项目)。创业类作品重点关注其技术创新与经济性、规范性、申请学生的贡献度。
【参赛对象】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本、专科生,参赛资格由所在学校确认,报名时须为在校生。科学探究类每支参赛团队由 1~2 名指导老师和不超过 5 名学生组成,每位老师当届指导的参赛团队数最多不能超过两支,且作为第一指导老师的只能有一支参赛团队。创新创业类分为创新组和创业组,每支参赛团队由 1~2 名指导老师(所有指 导老师必须在成果或作品中有署名)和不超过6名学生组成,每位学生最多可参加当届竞赛创新组和创业组各一个项目,且只能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。
【竞赛形式】
科学探究类省赛要求:省赛决赛中网络评审成绩占比不低于50%。原则上同一学院推荐国 赛决赛团队数不超过所在省(市、自治区)总推荐团队数的15%。
决赛团队:根据网络评审成绩各省(市、自治区)进行省级决赛,没有省赛的地区可根据网络评审成绩排名,推荐参加本届决赛项目,角逐全国大学生生命 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赛道一、二等奖。各省(市、自治区)进入决赛的团队数 量为有效参赛团队数量的 6%。
创新创业组在网络平台完成材料提交的团队,经过材料初审确认参赛资格,确认有 效的团队进行全国统一网络评审,根据网络评审成绩决定决赛团队,角逐一等 奖和二等奖,三等奖根据网络评审成绩或者省赛成绩认定。
【奖项设置】
科学探究类一等奖 2%、二等奖 4%、三等奖 10%、优秀组织奖等单项奖。
创新创业类设置一等奖、二等奖和三等奖,总获奖比例不超过 35%。单项奖将设最佳报告奖、优秀报告奖。优秀指导教师奖设一等奖、二等奖和三等奖,级别根据所指导的参赛队奖项级别确定。优秀组织奖比例占参赛高校15%,同一高校组织参赛项目数不少于 5 项,并至少有一项进入决赛,根据各高校的大赛成绩得分、参赛组数得分和大赛组织情况得分综合评定。